目录
理论研究
“模子”互照与“第三种诗学”——论叶维廉对现代汉语诗歌语法的发明赵黎明;1-8
新时期“美学热”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知识建构裴萱;9-21
胡风、周扬典型论争重评许丽;刘锋杰;22-30
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卢亚明;31-40
古代文学
论“尚书体”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征于文哲;41-48
从“蛮夷渊薮”到“富庶上国”——论唐宋文人对福建书写的嬗变张隽;黄擎;49-55+111
儒者之效:南宋地方行政与理学家的公移写作李法然;56-64
叶适贤良进卷流传及应用考论梁燕妮;65-74
论“乐府变”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衡估贾飞;75-82
嘉靖时期中央上层文官对复古风气的审察及文学秩序的构建王婷;83-92
歌舞与江山:故国影像与钱谦益的身份言说张娜娜;93-101
遮抑的副调:清代文坛上的桐城骈文汪孔丰;102-111
古代文论
论明人的唱和诗体观念——以唱和诗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王天觉;112-119
胡直“神韵”说的心学因缘及诗学意义温世亮;120-128
章太炎文论思想中的经子互动发微余莉;129-134
现代文学
张恨水诗学:现代汉诗被遮蔽的路径刘毅青;张欣;135-142
论抗日根据地“三大诗社”的创作理念、成就及其意义杜运威;丛海霞;143-151+160
周作人1920年代思想转型与“以蔼理斯为方法”关琳琳;152-160
当代文学
论梁斌的日常化土地革命书写阎浩岗;161-169
盘峰论争中的“民间”:命名、多义性与二重性梁余晶;170-178+220
诗意化·拟真化·戏谑化——中国当代文学刑罚叙事的三种范式董外平;179-187
比较文学
媒介融合时代《道德经》英译传播中的经典重构尹飞舟;王佳娣;188-196
地方性叙事与记忆共同体的构建——以《马桥词典》与《押沙龙,押沙龙!》为例黄晓燕;197-203
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
人性聚焦、归因警觉与笔致的传统及出新——论王跃文的权场叙事龙永干;204-210
王跃文小说中“屋”的隐喻认知构建——以《漫水》小说集为例刘晓云;211-220